解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

索引号
01108115X/2023-09657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视频方式
来源
省发改委网站
发文日期
2022年06月24日 19:15:00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共湖北省委举办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6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全面总结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过去五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湖北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会议期间,各位记者朋友全力以赴及时报道大会盛况,广泛宣传报告内容,多角度展现代表审议讨论的生动场景、贯彻落实的打算安排,为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隆重热烈的良好氛围。在这里,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参与党代会报道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情况和大会精神,今天,我们邀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文稿起草组、宣传组主要负责同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解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有: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文稿起草组组长吴庆华同志;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组组长邓务贵同志;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炜同志;

  省发改委副主任谢高波同志。

  首先,请吴庆华副秘书长介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有关情况,解读党代会报告精神。

  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吴庆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有关情况。

  6月18日至2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武汉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一、大会的主要成果

  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大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科学擘画了湖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大会审议通过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明确了今后五年湖北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北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是选举产生了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大会选举产生了由88名委员、16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由55名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圆满完成省委班子换届任务。

  三是共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候选人的酝酿讨论,严格执行选举各项程序;与会代表严守会风会纪,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认真参与审议和选举工作,展现了团结一心、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二、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过程

  党代会报告的起草,经过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集中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环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丝不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明确方向、推动发展的过程。

  一是省委高度重视。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工作,始终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省委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省委专题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等,研究部署起草工作。省委书记王蒙徽同志对报告起草工作倾注大量心血,亲自主持、全程指导,多次专题听取汇报,对报告主题、框架布局、重大思路举措等提出明确要求。其他省委常委和有关省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报告起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今年2月底至4月初,19位省领导紧扣事关湖北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领题调研,形成一系列调研成果,为报告起草奠定了基础。4月以来,省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若干专题,深入调研、系统谋划。

  三是坚持开门问策。省委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对起草报告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吸纳省领导领题调研成果、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和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集中起草、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契合湖北实际、凝聚各方智慧、顺应群众期盼的好报告。

  三、报告的主要精神

  报告除导语和结束语外,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过去五年的工作;第二部分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第三部分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第四部分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第五部分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能力和水平。报告的主要精神是:

  ——七大成就鼓舞人心。过去五年奋斗历程极不平凡。报告全面总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全力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打好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五条经验弥足珍贵。报告对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高度凝炼,强调必须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鲜明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贯穿报告全篇的逻辑主线,也是谋篇布局的结构主线,更是理解把握湖北发展的历史方位、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工作举措的战略主线。

  ——目标定位彰显使命。报告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湖北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有利条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体现了国家所需、湖北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先试、开路探路的大局意识和责任使命,科学回答了湖北在全国大局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等重大问题。

  ——“六新”目标催人奋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在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湖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报告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统筹衔接“十四五”规划,提出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四化同步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六新”奋斗目标。

  ——“九大任务”明晰路径。报告从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九个方面,对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路径举措作出部署。

  其中有不少新举措新提法,这里重点介绍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报告把“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摆在首位,强调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经济安全底线以及社会稳定底线,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二是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治荆楚必先治水。水是湖北最大的资源禀赋,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是湖北的基本安全底线。报告提出,将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分区分类建立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因地制宜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以国土空间布局的有序促进发展的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空间发展布局相适应、相统一。

  三是推进“三高地、两基地”建设。报告提出,发挥湖北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推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制造强国高地、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这是湖北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四是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报告提出,在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推进“一主两翼”交通结构由“Y”型升级为“△”型。在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上,实施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等等。

  五是大力发展三大都市圈。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并明确全省各市州发展目标,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支持襄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大力发展宜荆荆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

  六是实施强县工程。实施强县工程,重点是促进农民增收,核心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其中,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主要是加强县城建设,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县城服务“三农”功能;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报告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等六个方面作出部署,并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勇往直前、勇争一流的闯劲,实事求是、实干笃行的拼劲,百尺竿头、百战不怠的韧劲,投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生动实践,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谢谢吴庆华副秘书长的介绍和解读。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经济日报记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湖北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谢高波: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湖北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必须用足用好区位和市场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具体来说,这次党代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

  一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湖北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结点,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因此,党代会报告提出,一方面,全面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主骨架,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荆门—宜昌段,形成省域高铁大环线;加快启动荆州—岳阳高铁,构建江汉平原高铁大环线,完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络,推进“一主两翼”交通结构由“Y”型升级为“△”型,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另一方面,提升铁、水、公、空、管、邮等通道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率,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多式联运,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

  二是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物流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湖北作为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立足中部腹地和战略纵深,能够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市场规模。因此,党代会报告把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将重点实施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围绕通道、枢纽、网络、企业等重点环节,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经济便捷、智能绿色、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

  三是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需要交通、物流等硬件基础设施高标准联通,也需要市场制度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当前要素市场发展不够,制约了新发展格局下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动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四是推进内陆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北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交汇地,在推动内陆双向开放上有明显优势,完全能够由沿海开放的“后队”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的“前队”。按照党代会部署,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国家级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构建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国际大通道。同时,坚持内引外联、双向开放,高质量建设湖北自贸区升级版,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增强对高端发展要素吸引力,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按照党代会部署安排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知责担责、实干笃行,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日报记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请问如何为建设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炜:

  感谢您的提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国家所需、湖北所能、人民所盼、未来所向。报告提出了9个方面的重大任务,无论是从完成目标任务上,还是从实现方法路径上,都需要人才先行,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以加快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抓手,统筹实施“楚天英才计划”,一体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更深层次促进产才融合发展,更大力度助推“三高地、两基地”“三大都市圈”等方面建设,以人才链的“强”、政策链的“实”、资金链的“稳”,激发创新链的“活”,支撑产业链的“优”,切实把我省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一是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我们将聚焦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创建武汉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力争5年内集聚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强有力的战略人才力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组建省战略科学家团组,让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给予“一人一策”支持。落实战略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见苗浇水、精准滴灌”支持措施,“一事一议”解决个性化需求。实施卓越工程师锻造计划,建立高校和企业“双培养”机制,承接做好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着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继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等重大专项,遴选支持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在科技创新主战场挑大梁、当主角。

  二是围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坚持人才引领高质量创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才融合,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将围绕建设制造强国高地、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坚持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导向,着力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聚焦产业发展配置人才资源,突出汽车制造、智能网联、光电、芯片、北斗、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氢能、储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未来领域,分类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采取“一个产业园区、一批专家团队、一套支持政策、一支产业基金”的办法,形成高效协同的产才融合机制。重点围绕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5年内引进和培育5000名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围绕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5年内引进和培育2000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纽带,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以领军和核心骨干创新企业为主体,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人才创新联合体,开展体系化、任务型技术攻关,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强化校地合作、校企联合,建设一批跨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平台,常态化组织“联百校、转千果”“智慧之光”等人才智力成果对接活动,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

  三是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引导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是关键。我们将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更多资源、资金、人才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发挥效用。持续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选派院士专家、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专业人才深入基层服务,做好“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工作。畅通人才“下沉”渠道,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按规定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在职创办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驿站”,为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的人才提供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对人才的承载力,支持地方设立“人才编制池”,建立更多科研开发平台、项目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四是围绕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创优人才发展生态。新时代的人才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生态的竞争。我们将积极构建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创新生态,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生动实践中来。坚持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推进“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承接做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国家试点,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坚持以更大诚意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探索组建湖北人才发展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推行“楚才卡”一卡通服务,加快建设高端人才社区,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坚持以更实举措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吸纳,全面推行省市县人才工作述职和目标考核制度,推行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常态化,开展人才政治理论和国情省情研修,做好专家走访慰问、休假、体检工作,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谢谢大家!

  长江云记者: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请问在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方面,省委提出了哪些要求、作出了哪些安排?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务贵: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定位,这是湖北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省委高度重视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6月21日,省委书记王蒙徽在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昨天,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省委即将印发《通知》作出安排部署,推动党代会精神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

  一是精心组织全员学习培训。在全省党员干部全覆盖传达学习的基础上,推动示范领学、系统培训、跟进学习和研究阐释,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一是中心组示范引领学。将党代会精神纳入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学习,进行交流研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交流,做到学在前、作表率。二是党员干部系统培训学。将党代会精神作为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培训内容,开设专门课程,分级分类对全省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推动党员干部学有所获、学而能用。三是基层党员持续跟进学。各级基层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重点推动农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不漏学、不掉队。四是研究阐释深化学。围绕党代会关于先行区建设的新战略新部署,列出一批重点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和新型智库深化理论研究、科学解读,推出一批有价值、可应用的成果,把学习研究的过程转化为推动工作、助力发展的过程。

  二是深入开展全覆盖宣讲。认真总结以往主题宣讲成功经验,多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推动党代会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讲。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本地本单位开展专题宣讲,其他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到联系和指导地区或分管领域开展调研式、座谈式宣讲,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二是宣讲团巡回讲。组建省委宣讲团,7月底前完成赴17个市州的宣讲。同时,推出省委宣讲团专题宣讲“菜单”,到党的二十大召开前,面向全省开展点题宣讲。市、县两级党委可参照省级做法做好本地党委宣讲团的集中宣讲。三是专家学者深入讲。组织社科专家、理论骨干等,充分发挥“两中心一平台”、农村“村村响”智能广播作用,采用视频访谈、板凳课堂、小院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云宣讲、微宣讲,切实把全会精神讲准、讲活、讲透。四是代表典型就地讲。发挥党代表、基层先进典型、农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等方面作用,分享切身感受,讲述发展变化,在交流互动、答疑解惑中增进广大群众对党代会精神的理解认同、自觉践行。

  三是统筹抓好全方位宣传。坚持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协同联动、一起发力,拓展声势规模、形成舆论强势。一是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全省各级媒体统一开设“锚定新发展、建设先行区”“建功先行区、奋斗在一线”等专题专栏,推出系列评论言论、专家访谈和主题采访,深层次宣传解读党代会鲜明主题、丰富内涵,充分展示全省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的生动实践和进展成效。二是全力做好网络宣传。推出微视频、图文海报、H5等融媒体产品,做好转载推送,做活二次传播,把党代会精神送到“指尖”“屏端”、融入大众生活。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充分利用户外大屏、移动电视、宣传展板、公益广告牌等载体,进行专题宣传、展览展示,让群众看得见、记得住、能领会、可落实。四是大力开展文艺宣传,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六个一百”文艺文化活动,用好文艺轻骑兵、乡村大舞台等活动载体,用活传统戏曲、地方小调等民间文艺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做好党代会精神宣传。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