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环境保护研讨会在郧阳区召开

日期: 2018-12-12 16:49:00
来源: 环资科

  

  

  

  

  

  

  

2018年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环部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举办长江流域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环境保护研讨会。研讨会旨在交流国际流域污染治理经验,并探讨水土污染共治的典型案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巡视员文华,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十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锋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长江流域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发展改革委,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等研究机构,有关国际组织,十堰市及汉水周边十余个县市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朱保成在致辞中说,长江大保护的难点在于面源污染治理,突出问题在于单打独斗。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水土气治理,相辅相成,其中土是最重要一环,应该建立水土气源头治理的联动机制。面源污染治理的突破点在于农业生态转型,难点在于利益链条问题打不破。流域治理应朝着涵养型生态农业发展,向质量要效益,为环境要溢价,要建立全产业链条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源头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周锋市长致辞强调,十堰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打好打赢长江大保护攻坚战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此次会议的举办,为我市打好长江大保护攻坚战带来重大机遇,会议形成的研讨成果,必将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市将深入学习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认真消化吸收,积极创新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十堰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为生态长江建设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会上,郧阳区委书记孙道军首先分享了郧阳借鉴国际经验,从2014年开始,大胆探索实施水土共治、建设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的政策出台心路和体会。郧阳区从“共”着手,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场、农民等各方的积极性,解决政府引导力、科技驱动力、市场拉动力问题,“环农共举、政社共参、以土为本、水土共治、平台共建、利益共享”,逐渐形成一种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相融合的“水土共治”模式,走出一条“好水、好田、好产品、好收益”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环科院首席专家、水土共治协同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席北斗,在课题组深入调研基础上,对郧阳水土共治技术模型、经济模型进行了系统评价,这种以土为本的水土共治模式,一举解决了畜禽粪便入水氮消减,化肥利用率提高和土壤氮承载能力增加带来的入水氮消减,水环境治理成本显著降低,生态服务价值持续提升,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民通过优质优价增加收入。席北斗认为,郧阳树立环农一体思想,以发展环水有机农业为突破点,以面源污染治理难题为切入点,用优质农产品反向拉动废物利用,构建的水土共治技术模型、经济模型对汉江流域复制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在会上宣读了“优农基金倡议”。为了凝聚社会力量,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计划发起“优农基金”,首批资金将用于郧阳,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开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土壤改良等农业碳汇项目的实施,资助标准体系建设、土壤改良补贴、农民培训、环境大数据监测等。

此次会议在新落成的十堰绿道会展中心举行,研讨会之外,与会领导和专家们还详细听取了湖北绿道农业有限公司环水有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汇报,观摩了郧阳水土共治大数据指挥中心、水土共治科普展厅、新农人习学堂等。

通过此次会议的举办,郧阳区向各方领导、专家和媒体展示了政企共参、平台共建的郧阳模式。郧阳区与北京嘉博文共同成立绿道农业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向环境投资,搭建“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区镇农技站+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服务体系,搭建“农户+合作社+技术公司+销售企业”的供给侧平台,让农民、社会、环境、企业共同享受生态环境与农业健康循环发展带来的好处,形成了可复制的全价值链农业产业模式,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汉江流域产业扶贫、产业振兴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市发改委
十堰发改,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发改
  • 欢迎关注十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微信“十堰发改”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改”“gh_be78c62d245f”关注。